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物理说课稿初中物理说课稿> 正文

上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本站微信

上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但对于初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自己参与设计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使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本节课由动漫引入思考,提出日常生活中的成像物体有哪些,贴近生活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为基础,亲身感受实验、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再由蜡烛演示实验认识虚像的概念,最后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利用验证的特点完成两道巩固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图、识图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试用本)——《光学》的内容,学习本章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能力,通过感受丰富多彩的光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是一件非常简单而有趣的事情,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积极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感受猜想、实验、归纳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本节课的目标是认识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初步学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方法,并能在轻松愉快的实验探究中经历猜想、验证和归纳的探究过程。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光学知识包括四个主题,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和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再认识。本节课由学生自己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用像与物的镜面对称性来帮助学生理解虚像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到像所在的位置,然后用对称性方法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学校是地处松江西片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处于区中等水平,虽然通过六、七年级《科学》的学习,培养了一些探究意识和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观察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
(2)初步学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方法。
(3)学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个三角形大小是否相等的对比过程,领会到在生活中单凭感觉做出的判断不一定可靠。
(2)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猜想、实验、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动画片《猴子捞月》,激发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我国夏商时期“青铜镜”的简要介绍,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体验科学探究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六、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动画《猴子捞月》引课生动形象、模型类比法说明许多物理规律需要通过实验的验证、游戏体验平面镜成像特点等等。
七、课前准备
教材和学习活动卡、带凹槽的木块,平玻璃板、平面玻璃镜、奥运福娃(欢欢)、带刻度的“上”字实验纸、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flash动漫《猴子捞月》
问1:月亮怎么会不见了呢?问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成像呢?
学生举例回答。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平面镜成像”。
二、新课教学:
大家一定都照过镜子,镜中的“你”和你本人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猜想与假设(分小组讨论)
像与物的关系:大小相等、到镜面距离相等、左右反向、关于镜面对称等。
展示两个看上去大小相等的图形,实验证明不相等,说明我们的猜想需要有实验来验证。
2、实验设计
讨论1:需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
通过讨论得出实验方案,选择合适器材进行实验。
讨论2:像的位置如何确定?
需要将镜子换成玻璃板进行实验。
(3)实验交流
请同学上展示台展示验证过程并总结验证结论。
(4)演示实验
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观察到所成的像,但实际在屏幕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称它为虚像。
3、总结规律: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最早的镜子——青铜镜。
简单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镜子的国家。
5、小节交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有了哪些收获?生:交流感想
6、小游戏:我们来做交通员。
7、布置作业:
思考题:下面钟表是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估计一下它们的时刻是几点几分?


( ) ( )
(2)检查视力时,常规大小的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必须为5米。若房间的最大宽度只有3米,如何用平面镜解决这一问题?简要说明。

九、学习训练设计
(1)某同学身高1.65米,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镜中所成的像高_____米,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米。
(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AB的像A'B'。


十一、课例设计说明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以新颖的动漫《猴子捞月》情景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结合生活再现平面镜成像的亲身感受,与同学的生活体验引起共鸣,激发了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兴趣,然后提供给学生猜想预设的机会,各自表达对像与物关系的认识,在同学提出预设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探究方案,交流方案,最后选择合适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探究过程中可能有碰到无法确定像的位置等困难,小组交流后,研究解决。最后小组交流探究成果。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设疑,环节紧凑,让学生在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中,经历猜想、实验和归纳的科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验探究结束后设计了一个照镜子《我们来做交通员》的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通过学生参与游戏,进一步巩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合理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相关阅读推荐:

上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