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美术说课稿六年级美术说课稿> 正文

偶戏

Tags:
字号:T|T
本站微信

一、教材分析

偶戏表演是使无生命物转化为有生命物的一项奇迹,观众为物体展现出生命而感到惊喜,演员的喜悦则来自於赋与物体生命的过程。

——俄国偶戏大师欧不拉佐夫

对于看惯了卡通片的现代孩子来说偶戏已经很陌生了,本课能很好的通过了解国内外的偶戏形式,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偶戏,一出好的偶戏,可以分为戏偶设计制作和演出两大部份来讨论:在戏偶的设计制作方面,无论在造型、颜色、选用的材质、操作的功能性都要能充分符合演出的需要以及创作者欲展现的风格。在演出方面,偶戏表演是空间和时间交叉下的艺术,戏偶的姿态、移动的方式及节奏都是诠释角色个性的关键。当然和其他环节如音效、音乐、舞台及灯光的搭配也是为戏加分的重点。对偶戏有所了解和欣赏了以后,再请学生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偶戏人物,自编自导自演一出偶戏。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国内外的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2)技能目标: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欣赏国内外的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

3、课时建议:1-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方案1

课前准备:

教具:国内外的偶戏的影像资料作品,图片及专业偶戏人物范作

学具:疲旧布料、手套、剪刀、胶水、彩纸

教学思路:

1、通过影像资料的欣赏导入,

2、出示示范作品赏析:

(1)提线偶

(2)扙头偶

(3)布袋偶

(4)皮影

让学生对偶戏产生探究的兴趣。

3、通过讨论分析对自己带来的材料,学习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偶戏人物形象。

4、学生进行制作。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制作的偶戏人物,自编自导一出偶戏。

6、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方案2

教(学)具、资料: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彩色纸或废旧包装纸、彩色笔、剪子、线绳……。

1、 欣赏提线偶戏资料:《三个和尚》动画片。

1)找找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

2)环境特点。

2、启发引导学生新编《三个和尚》的故事。

1)你能利用三个和尚的形象发挥想象力,新编一个故事情节吗?

2)讲故事并组织工作学生交流。

请2~4名学生讲自己新编的三个和尚的故事。

3)教师表演提线纸偶。

3、分析制作方法和要点。

1)为什么叫“提线纸偶“?

2)提线控制偶戏形象的哪些部位?

3)制作人物形象化时应注意什么?

4、艺术实践

1、学生设计制作三个和尚的形象。

2、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的进行材料收集

受否积极动脑进行设计制作

在小组合作中能否和同学积极配合、合作交流

第14课 偶戏(二)

大屏幕 教师范画 学生范画 学生作业

相关阅读推荐:

偶戏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