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特殊教育说课稿> 正文

特教美术说课稿 会动的小纸人说课

本站微信

《会动的小纸人》说课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会动的小纸人》,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第13课。本课根据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4名自闭症学生,年龄在11—14岁之间,但测评后的实际心理年龄只发展到3—6岁。按照能力分为2组,一组生动手能力较好,已经具备折、剪、贴的简单基本技能,能够在观察模仿中独立完成制作。二组生动手能力较弱,对于折和剪的技能掌握相对还较弱,只能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制作。
三. 教学理念
本课隶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手工制作是通过画、剪、贴、折等多种形式来锻炼儿童的手部小肌肉群运动,从而发掘儿童智力潜能、激发创造力。这对自闭症学生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很有帮助。
四. 教学方法
观察法、演示法、讲授法、动手实践法
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简单了解纸弹簧的性质,学习小纸人的制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根据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制
作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制作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动手
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体验制作的成功感。
4、康复目标:在学习和动手实践中提高手眼协调和沟通表达能力
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纸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纸弹簧的折叠方法
七. 课堂教学支持
1、课前准备:彩笔、剪刀、胶棒、白纸、纸条、瓶盖
2、制作课件:幻灯片
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请看屏幕。
利用视频中小纸人的问题引导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会动的小纸人》,板书题目。
(二)新授
1、小纸人的组成
出示小纸人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他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头、手、身体……)”“哪部分会动呢?”这不但为后面的制作做铺垫,同时引出会动的部分为身体,从而引出纸弹簧的学习。
2、认识纸弹簧
出示身体部分和弹簧,让学生观察“它像什么?请同学们用手按一按,摇一摇,看看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身体部分就叫做纸弹簧。”通过对比,学生认识了纸弹簧。
3、手指操
学生动手操作前,先做手指操,帮助孩子活动手指,提高手指灵活度,为制作做准备。
4、制作步骤
利用自闭症学生视觉优于听觉学习的特点,我将制作步骤利用ppt依次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有效的训练自闭症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条理性。
(1)制作身体部分——纸弹簧的折叠
将纸条的宽的一侧和宽的一侧(窄的一侧和窄的一侧)成v字形固定交叉向上翻折

此步骤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视频演示,学生朗读制作方法及教师示范教学来突破。
(2)粘贴底座
将纸弹簧小的一面粘贴在瓶盖上

教此步骤时,我会出示 一组纸弹簧,贴在一把尺子上,进行摇晃,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受到同样力量大小摇晃,谁的晃动会大一些。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就会得出,小的一面粘贴在下面摇晃更大。所以我们为了小纸人动的更好,粘贴时应该小的一面粘贴在瓶盖上。
(3)设计小人的头部,剪下来并贴在纸弹簧上
(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头部,提示:各种发型、表情,眼睛大小,是否戴眼镜……)

(4)设计小纸人的肢体,剪下来并粘贴
(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肢体动作,如:打乒乓球、跳绳、拿个小包……)

根据平时我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我的提示(如头部设计成男孩还是女孩,发型是长发还是短发,是否戴帽子,表情也是高兴还是难过,是否戴眼镜……)一组生能够通过先画再剪贴的方式独立完成。二组生只是在剪的方面需要辅助就可以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样主要把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激发出来,并且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通过画、剪、贴的方式进行练习和提高。
(5)调整,完成

5、成品展示,相互点评
请同学把做好的作品放在前面,然后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进行生生点评和师生点评。针对自闭症学生言语沟通障碍这种特点,此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话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三)扩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纸弹簧,还制作了会动的小人。其实利用纸弹簧我们还能制作出许多样式的小玩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此环节不仅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供新思路,而且引出作业: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利用纸弹簧,制作一个新作品!
九、板书设计
会动的小纸人

1 2 3 4 5
 

相关阅读推荐:

特教美术说课稿 会动的小纸人说课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