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张衡传》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7-19 16:5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张衡传
  •   公告:

    

《张衡传》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脉络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 理解并掌握有关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
二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路,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有关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
三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一和第四段的内容,结构及在全文的作用。
2 引导学生理解张衡人品与成就的关系。
四 教学安排:3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 ("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此外,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
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1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教师巡视并且答疑。
2 学生朗读课文,正音,结合读不顺的地方讲解。
3 学生根据语言标志和段落大意给文章划分结构。(学生会不明白为什么在浑天仪和地动仪之间要加一段关于做官的叙述)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 填表
皇帝 年号 主要事迹 才能
和帝 永元 作《二京赋》 文学
安帝 作浑天仪 善机巧
著《灵宪》《算罔论》 天文阴阳历算 (术学)
顺帝 阳嘉 造候风地动仪 地理学
永和 做河间相,打击不法官吏, 政治
使政治清明
2 用原文回答: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张衡"从容淡静"的性格
解释 :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孰知余之从容。"王逸注:"从容,举动也。"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淡静,淡泊娴静。全句:(他)平时举止淡泊娴静。
不好交接俗人: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 作者介绍他的成就,为什么要写从容淡静的品质
说明张衡不慕利禄,无意仕途,不把学问和才华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而是潜心钻研,才在文学,科学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也正因为他从容淡静,不看重个人得失,才会打击不法官吏,而不是与他们同流合污。
(四)精读课文,研习片段
1 阅读第一段,结合文句具体说明张衡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衡少善属文 : 天资聪颖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勤奋好学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淡泊名利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严谨执著
2 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段重点介绍张衡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既使他取得文学成就,又为介绍其他方面的成就奠定基础。这些精神品质中作者重点写从容淡静。
3 阅读第四段,分出层次
(1)从"阳嘉元年"到"覆盖周密无际", 写外形和结构
(2)从"如有地动"到完,写地动仪的功能。又可以分为两小层:第一层到"乃知震之所在"直接介绍其功能,后面用事实证明其功能。
4 全文只有六段,而这一段以大量篇幅介绍地动仪,为什么
本文从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三方面介绍了张衡一生中的重要表现,又重点突出地详写了他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在重点写他的科学成就时,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地动仪时,除了具体记述机构,作用以显示其不平常的科学才能外,还生动描摹了地动仪的形状雕饰,使所写事物更为形象:对地动仪不仅写了它的"静态",还写了它的"动态",不仅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一语概述了它的灵验,还用"地震陇西"这一典型事例证明它的神妙。由于剪裁恰当,详略适宜,使人对他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政治表现和性格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对他首创的地动仪则印象更为突出鲜明。
小结:这篇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张衡的人品和成就。高尚节操和卓越成就互为表里,人物形象就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密不可分,既要看清写作顺序又要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理清段间关系,划分结构段。还要理解某个重要段落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只有做到理解文章(文段)内容,把握文章(文段)脉络,才可以借助语言标志去筛选信息。
(五) 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都与官吏的任命,调动等有关,解释它们的意思: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举荐)(征召)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征召)
(3)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征召 授给官职 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4)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5)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调动官职)
(6)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出京做官)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官吏初到任)
(8)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官员到职工作 请求辞职 授给官职)
2 重点实词:
(1)通假字
员径八尺 ("员"通"圆")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傍行八道 ("傍"通"旁")
形似酒尊 ("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方向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古: 同时
今:短时间,临时
(3)词类活用
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目,名词活用为动词 ,使眼色)
3 重点虚词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4 特殊句式
倒装句:
游于三辅
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验之以事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被动句: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