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数学二年级数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观察物体

发布者微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一年级时认识了位置和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从不角度观察恐龙的各种活动,从而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太零散,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表象。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②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 通过创设多种观察情境,让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并体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② 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建构观察物体的方法,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 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 在创设情境、观察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② 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
能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大恐龙一只;课件一套;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在课室内四个方向围坐。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1、 在教学中,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和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
3、 本课的各教学环节都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学素材,意在让孩子感悟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4、在“课间小歇”环节中,播放恐龙的生活图片让学生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运用“拍手”、“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新授过程中,我采用了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以观察恐龙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也不同,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练习时,创设了猜一猜和拍照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
2、注重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课堂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仅指向课堂,也可以提供生活世界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节课我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如:拍照、看照片猜同学、观察本校的教学楼、碉塑、钢琴照片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注重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4、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把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把学生培养成品行优秀的人。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 ,才能为祖国作贡献。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并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充分挖掘它们的教育性。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拍一拍。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拍手游戏,好吗?就是老师说出方位,你们就向那个方向拍三下。看谁的耳朵最灵? (学生活动)
2、猜一猜。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又考考大家的眼力,请看屏幕上的这个是什么东西?(出示课件)
3、揭示课题。
刚才几个同学都猜不到,这是什么原因呢?好,今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其中的原因,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拍一拍、猜一猜”的一个课前游戏作为引入,既复习了以前认识的方向位置,又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二、思辨探知。(自主观察探究,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一)自主观察,初步感知。(定位观察)
1、看一看。(出示恐龙并把它放在课室中间)
请同学们在自己座位上观察这只恐龙,你看到恐龙的样子与屏幕上哪一幅图是一样的?(示课件)
2、说一说。
3、认识物体的正面、背面和侧面。(指导学生用“我看到的是恐龙的( )面来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采用学生喜爱的恐龙玩具为素材,通过提问不同位置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这样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
(二)主动探究,深化认识。(换位观察)
1、走一走,看一看。
现在我们每个小组交换位置去观察观察,验证一下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好吗?交换位置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快、静、轻。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为什么我们看到恐龙的样子都不同?你能告诉他吗?现在就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3、组织汇报交流。
4、小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换位观察,加深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这样教学从实物到图片,体现了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让学生亲自观察、比较、讨论、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建构知识。他们用眼睛去看,用口描述,用脑思考,用心感受,使儿童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课间小歇。
1、播放恐龙的生活图片。(示课件)
恐龙看到大家学习那么积极,它决定带我们去它生活的地方看看。
2、进行德育渗透。
同学们,现在还有没有恐龙?对了,由于自然界的原因,恐龙早已经灭绝了,但是现在有一些动物因为各种原因也快要灭绝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指名说)
(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上课时易疲倦,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根据这些特点,我安排了一个课间休息,让学生在音乐中一边休息,一边观看图片。这样设计不仅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又紧扣主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新知。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四)、巩固练习。
1、出示三只恐龙看房子图。(示课件)
你能说说霸王龙走到房子的什么位置,可以看到房子的什么面?梁龙呢?肿头龙呢?(指名回答)
2、完成书本第67页的“做一做”。(示课件)
让学生说一说——连一连——师生订正。
3、完成书第70页的第一题。(示课件)
让学生析题——连一连——展示订正。
4、拍照游戏。(师生互动拍照)
5、看照片猜学生。(示课件)
6、看图片确定观察的位置。(示课件)
7、观察多种物体。
请各小组长把本组准备的物体拿出来,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空间,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而真切的应用价值,赋予儿童数学的眼睛,学会数学的思考,帮助儿童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着生活,体验到数学课堂独有的文化价值。)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