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思品说课稿九年级思品说课稿> 正文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 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说课稿

Tags: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
字号:T|T
本站微信

 《融会入社 肩负使命》说课稿

一、 教材内容和课标依据

(一)本单元的地位。《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教材四大块内容(道德、心理、法律、国情)中的“国情”部分。是对第二单元的具体化,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的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同时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对学习第四单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共同理想”等内容,从而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和三课组成。主题探究是:关注校园周边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探究活动是人教版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位列每单元之首。相较陕教版教材的“活动体验”,“主题探究”更精炼、更显著。三课内容分别是: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第六课设三框,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第七课设三框,分别是:“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会合理消费”。第八课设两框,分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的文明之花”。

(三)课标依据

1、主题探究“关注校园周边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活动源于课标有三。一是思想品德的性质之一:实践性;二是能力目标: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三是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

2、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的课标依据有四。一是内容标准2.5: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是3.4: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3.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增强宪法意识;四是3.5:维护国家安全。

3、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的课标依据有二。一是内容标准2.5: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内容标准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4、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课标依据有二。一是课程总目标: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二是内容标准2.5: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目标达成和教学策略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方面目标达成的角度,本单元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分别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能力目标: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下面分别从这三方面谈本单元的教学策略。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是本单元要实现的目标。爱国、爱社会主义是常喊的口号,初中生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真正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一些较肤浅的了解。要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上升成为一种感情的自觉和信念的认同与坚定,紧靠知识的灌输,效果往往不佳。本单元的三课内容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这为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内化上升成为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一难点,要用好这些教学方法。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二是把抽象的观点与鲜活的材料有机统一的方法;三是比较法。这里着重说一下比较法。任何事物因比较而突出其特点(优点)。要了解社会主义,就要把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与其它社会的各项制度进行比较,以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方面,教材不可能呈现更多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知识,适当补充诸如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与社会主义制度作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得到的不只是生硬冷漠的概念,而是鲜活深刻的认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认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进而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二)能力目标的达成。这一目标不只是本单元的目标,而是思想品德教学许多活动课的目标。在本单元达成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主题探究活动来实现。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是:关注校园周边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以某项文化消费为重点,写出调查报告,然后针对情况,提出建议,用适当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使我们的权利,投身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活动既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与体验,也是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实践。

1、操作建议:(1)小组要选出组长。(2)小组讨论,列出调查提纲,明确分工任务。(3)对小组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对策。(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总结。

2、注意问题:(1)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2)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3)要有时间保障。

(三)知识目标的达成。知识是发展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本单元知识目标是: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这些知识相对于初中生,大多是不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我a们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提高实效。以下两点是应该注意的。一是要注意联系。不只是理论联系实际,还要联系以前的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如第一课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框的教学,可联系八年级(下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帮助理解。也可联系历史学科有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知识等。二是要关注教材的变化。现行教材是今年三月的第四版,一些内容做了较大的改动,充进了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如本单元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就是新增的。这些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九年级学生毕竟面临中招,十八大的精神是备考热点,教学中必须紧跟时代节拍,关注新动向、新精神。

三、教学评价和资源运用

(一)教学评价建议

1、认知方面。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九年级毕竟要面对升学考试,除了灵活多样的课堂检测、辩论外,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精炼、测试是不可少的。

2、行为方面。着重通过观察法,考查学生在主题探究中的活动能力。

(二)资源开发利用。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难懂,单凭教材不易达成目标。所以要适当补充与整合优化一些课程资源。如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关西方腐朽文化的资料欠缺,这就需要适当的搜集、整理一些此类材料以充实课堂教学。

相关阅读推荐: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 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说课稿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平等尊重你我他说课稿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微课设计 诚信做人到永远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珍惜学习机会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说课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说课稿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