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征文心得论文反思> 正文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本站微信

综合实践活动参评论文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数学综合实践的实施对学生起到了积极影响,在实践中形成了课前预习、学案导学、课后延伸上的上课模式,同时促进了学习评价的改进。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也面临着困难,本文对如何进一步推进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而且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模式与内容研究,就研究的现状、意义、理论、价值、目标、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实施的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以期达到建立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实践课程 、实施模式、 学习评价 、建议

【正文】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标的推进,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一、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构建数学纯理论和综合实践课程并存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寻找一个最佳的分配比;
(2)形成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大体框架,按照新型的教学模式构建与数学新课程相协调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3)营造更和谐更具活力的初中数学教学内环境,让教师、学生敢于走出课堂;
(4)增强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
2、研究的内容:
内容一: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的培训研究。
内容二: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模式研究。
内容三: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研究。
内容四: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研究。
具体案例实践活动如下:
(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发现并验证皮克定理;
(2)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亲身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地投入活动;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在解决多变量问题中采用变量控制法”的科学思维方法。

3、研究的效果: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相应的学科实验,作为工具学科,数学也可以有其特有的“实验课”——数学综合实践课。课程研究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班级、学生更具活力;
(2)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和积极性,这个方面可以在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
(3)学生对数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将更牢固,体现在各种数学测试中,原因有二:一是实践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实践课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直接、感性、深刻;
(4)从根本上改观数学教学现状,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舍弃数学传统教学的“鸡肋”,真正意义上使数学实践课有章可循。
(5)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普遍增强,进入高级中学后将更有发展潜力,对此可做后期跟踪调查。

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研究的思路、方法
(一)课程研究与新教材的内容相结合。课题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的教材同步,意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用的数学。
(二)课程研究与学生主体性参与学习相结合。
(三)课程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课题研究以学生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其内容包括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面对的社会生活等方面。(四)课程研究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五)课程研究与教育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反思
1、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中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2、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把着眼点放在“实践”上。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春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春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举目望去,信手拈来,到处是数、形、大小、长短、位置、分类、加减等数学信息,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世界中。如打电话拨号码,看电视换频道就要用到数字;到商店买东西,付钱需要算帐等等。
3、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例如,到足球场看球赛,进场票价为:大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24元,10人团体票200元。有5名教师和53名学生看球赛,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便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买票方案,通过比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锻炼。
又如,让学生查找资料:“中央电视台电视塔有多高?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有多高?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教室的高度,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查资料的方法有很多:问大人、查书籍、打电话查询、还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询等,描述电视塔的高度的办法更多。这样的设计不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体现了创新教育改革的方向,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实施模式的多样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有: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②《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③《初中数学素质培养全书》寒天 延边人民出版社
④《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论》
⑤《数学新课程理论与实施》傅海伦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7
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探究》田慧生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相关阅读推荐:

初中数学微课比赛教案 如何解分式方程微教案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说课稿

初中数学微课论文 微课制作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初探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说课稿

初中数学试卷评析课

华师版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说课设计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聋校初中数学说课稿 折扣

初中数学论文 类比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例说

初中数学评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评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