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案
首页 | 教案| 课件| 说课稿| 试题| 教学反思| 教学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主题班会| 评课稿| 综合教育| 剧本| 活动| 教师考试| 电子书 | 乐谱 |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音乐| 体育| 科学| 思品|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生物| 心理| 信息技术| 实践| 健康| 托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说课| 百科| 校园活动| 常用文档| 资格考试| 乐谱| 中职职高| 舞蹈| 电大|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资料下载说课稿信息技术说课稿高中信息技术说课   公告:
  • 高教版中职音乐基础版说课稿 音的长短
  • 大班美术欣赏说课稿:星月夜
  • 幼儿教育心理学说课稿 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
  • 市场营销实务全套教案
  • 2015年新版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2015年新版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 罗密欧与灰姑娘
  • 初音未来千本樱钢琴谱
  • frozen冰雪奇缘Let It Go钢琴谱
  • 全英文中职英语说课稿范例
  •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童谣100首
  • 硬笔书法教案
  • 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西部世界 Welcome To Westworld弦乐四重奏钢琴...
  • 爱乐之城 Mia & Sebastian's Theme钢琴谱...
  • BTS血汗泪Blood Sweat & Tears钢琴谱
  • 爱乐之城 city of stars钢琴谱 简单版 弹奏教...
  • BTS 春天 Spring Day 钢琴谱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
  • 名称

    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说课稿

    说课稿
    课题: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三节《算法案例》第一部分《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已经掌握了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能够熟练使用TI图形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函数功能、图形功能、简单编程功能和进行一些数理实验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3年前,我校参与人教社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课题,获得了TI“优秀实验学校”和"“优秀实验员”的称号。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三节《算法案例》的第一课时,作为案例课,在整章中既是算法的总结,又是一个提升。教材突出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算法的平台。

    3. 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两种方法蕴含的数学原理,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2基本能根据已学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和程序语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比较两种方法在算法上的区别,体会数学算法与TI计算器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程序语句的一般步骤。
    (3) 情感与德育目标:
    ○1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2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3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探索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2) 难点:把两种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和程序语句。

    (二) 教法分析
    1. 教材处理:依照学生对新知接受和理解的认知规律,特将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变更。
    2.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他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公平性。
    3.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工具是TI图形计算器。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课堂容量。

    (三) 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意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

    (四) 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温故知新——自主探究——巩固内化——课堂小结”,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温故知新
    小学时,学生已经学过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我给出四组数让他们求最大公约数。学生通过练习发现四组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7,而且发现数越大最大公约数越难求。虽然是不同的数,为什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相同的呢?大家观察一下四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找规律,再现公约数的性质,即:如果两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我设计的这个引例不但让学生复习了公约数的有关知识,为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二. 自主探究
    1. 更相减损术
    (1)探求算法步骤
    接着给出例1:求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
    学生自然想利用短除法,但是发现比较困难,怎样解决呢?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刚才学生通过引例已经回顾了公约数的重要性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思维倾向:求它们的和或差跟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但是面临这两种选择:是和好还是差好?和会将解题过程越变越复杂,而差则会简化。这正体现了数学的重要化归思想:大数化小数。
    按照这样的解题思路,学生利用TI图形计算器的计算功能很快得到如下过程:
    8251-6105=2146
    6105-2146=3959
    3959-2146=1813
    2146-1813=333
    1813-333=1480
    1480-333=1147
    1147-333=814
    814-333=481
    481-333=148
    333-148=185
    185-148=37
    148-37=111
    111-37=74
    74-37=37         所以37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为了设计程序框图,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式关系,





    启发学生总结:当求大数的最大公约数时,以较大的数减去减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再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步骤,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这个等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2)设计程序框图
    总结出这种算法的步骤后,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设计程序框图,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法的程序框图中主要有哪些基本结构?循环体和终止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它是反复执行大数减小数,直到减数与差相等停止的循环结构。需要一个比较两数大小的条件结构。经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分散难点。

    (3)编写程序语句
    在学生已经熟悉将程序框图编写成程序语句的前提下,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合作,将解题过程设计成完整的程序框图,改编成程序语句,然后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验证。TI图形计算器在这里起到了“手持电脑”的作用,在本章学习中,如果没有它参与探索验证,学生对自己编出的程序并不知道正确与否,会变得不自信,对以后的程序学习也产生很多障碍。有了它的验证,学生对编程会变得更加有兴趣。这是学生经过相互讨论、多次修改得到的程序框图和程序语句:
    INPUT "m="; m
    INPUT "n="; n
    IF m < n THEN
     t = m
     m = n
     n = t
    END IF
    r = m - n
    WHILE r <> n
    IF n < r THEN
     t = n
     n = r
     r = t
    END IF
      m = n
     n = r
     r = m – n
    WEND
    PRINT "The max common divisor is:"; n
    END

    (4) 编程验证
        这是学生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和验证的过程:(实物投影仪展示程序)
     

    接着我展示这样一段古文:“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同学们,你们能用你们的文学知识理解这段话吗?”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所说的就是前面探究的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这段话出自何处呢?原来出自《九章算术》,其实早在公元一世纪的下半叶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这种方法。古人称它为‘更相减损术’。我们现在仍然沿用这个名字。”通过对数学史的回顾,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熏陶,让他们更加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到骄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辗转相除法
    接着我给出例2:求840与1764的最大公约数。学生自然会用更相减损术求解。
    1764-840=924
    924-840=84
    840-84=756
    756-84=672
    672-84=588
    588-84=504
    504-84=420
    420-84=336
    336-84=252
    252-84=168
    168-84=84    所以,84是所求最大公约数。
    得出结果84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种方法需要11步才能完成,能简化吗?求简意识是重要的数学意识。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简化过程,优化解题,学生会发现有些步骤里减数是相同的,得到差的方法可以优化成除法。(展示过程)差84是1764除以840商2的余数。而840除以84商10余数为0。此时,84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辗转相除法的原理。用更相减损术引出辗转相除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更易于总结它的算法步骤。这样,第二部分辗转相除法的重点已经突出,难点的处理和更相减损术是类似的。我引导学生总结出算法步骤,设计出程序框图,学生合作编写算法语句,用TI图形计算器验证。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编写程序语句的一般步骤后,辗转相除法的探究过程也能够较为顺利完成。



    三.巩固内化
    我安排了如下练习:分别用更相减损术和辗转相除法求下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并用TI图形计算器验证结果。
    (1)228与1995           (2)5280与12155
    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两种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在两个数相差较大时,用辗转相除法比更相减损术更快。帮助学生建立改进算法,提高计算效率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结中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算法具有通用性,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2)解决同一类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但是计算的效率是不同的,应该选择高效的算法;
    (3)算法的种类虽多,但三种逻辑结构可以有效地表达各种算法。


    (五) 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六) 教学反思
    1. 教材原有的顺序为先引入辗转相除法再讲更相减损术,我将教材顺序作了调整,这种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好地体现了化归思想。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设置情景到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到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探索了求最大公约数的两种方法——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3.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生本教育理念。TI图形计算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探索验证的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提高。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

    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说课稿下载

    ∷分享∷
    分享到:
    ∷相关资料∷
  • 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说课稿
  •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说课稿
  •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03-2016 ZhaoJiao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