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语文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 正文

想北平说课稿附评课稿

Tags: 想北平
字号:T|T
本站微信

高一语文说课与评课

《想北平》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1.主要采用互动交流、评点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协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2.注重情感的体验与品味,注意对语言的咀嚼体味,达到真正读懂文本、培养阅读习惯与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味文本语言,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从平凡小事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3.情感目标: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三、说学情
已有知识和经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家园不可割舍的感情;高一学生,文字理解与表达
                  能力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学习方法和技巧:注重情感的体验与品味,注意对语言的咀嚼体味
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四、说教材内容
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中的第一篇课文
文本特点:作者用纯净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北平深切的爱
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味文本语言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从平凡小事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六、说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法;探究法;讨论法
学法: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协作交流
七、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故乡是一杯陈酿,离它越久,香味越浓;故乡是一首歌曲,它的音符和歌词烙在游子的心头。故乡存留了我们生命的根,是我们情感的归宿。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表达对故乡的恒久记忆与牵挂,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思念故乡的散文——《想北平》(师板书课题)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入境,身临其境地那股浓浓的眷恋之情,激起情感共鸣,引发学习兴趣。这是感悟散文意境的第一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问:谁想北平?(导入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老舍相关知识
2)师指明识记重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 年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问:作者想北平想到什么程度?(导入赏读文章最后一句,初步感知作者感情)
3、问:作者为何如此想念北平?(导入探究文本)
这样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中把握大意与初步感知作者感情。而且文章的层次也已经明确无疑。
三、欣赏•探究•交流
(一)探究问题:作者为何想北平想到要落泪的程度?
1、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
2)找出文中表现出的理由
3)跳出课本,探寻理由
4)交流、讨论思考所得
2、参考提示:
1)不在北平。(引导简单了解作者当时情况)
2)不只是游子的思乡之情使然。(引导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3)深层次原因:因爱而想(引导赏析课文2、3两节)
(二)探究问题:作者对北平有怎样的爱?
1、学生活动:
1)诵读课文2、3两节、 
2)归纳、交流
2、参考提示:
爱到说不出
1)与北平心灵契合融为一体
2)如爱母亲一样爱北平(了解老舍对母亲的感情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理解文中所说的那种爱)
3)愿为诗人,像杜鹃似的啼出对北平的爱(了解“杜鹃啼血”的典故,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深情)
(三)探究问题:这个让作者如此眷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引导赏析“我的北平”)
1、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4---6节
2)自主概括所写的“我的北平”的特点
3)交流
 2、参考:
                               复杂而有边际               
                               动中有静    
         (我的)  北平   →   布局匀调
                               贴近自然
(四)探究问题:作者为什么只写“我的北平”?
1、学生活动:
1) 欣赏北京的相关图片
2) 回顾全文内容
3) 讨论探究: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这里作者为什么不去描写北平的宏伟的皇家园林、高大的建筑,却把笔墨花在北京的物产、平民的生活上? 
2、参考:
(了解:)有人曾问舒乙,如何用几句话来概括老舍区别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特点,舒乙用了五句话:第一句就是“他是北京人”;二是“他是一个满族人”;三是“他是一个穷人”;四是“他差不多有十年生活在国外”;五是“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去世”。 
(小结:)可以说北京是老舍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老城。因此,老舍笔下的北平必定是与众不同的北平,是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我的北平”。是一个平民的北平,一个普通真实的北平。(导入写作技巧的学习)
  这一环节灵活,可让学生充分独立展示的思维过程,培养其思辩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化形象的感知为抽象的理性分析。这一过程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其学会归纳。
四、写作技巧延伸学习:
一枝一叶总关情,作者虽然是选择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但是,通过这叙描的“我的北平”,表明了自己与北平的亲密关系,表达了独一无二的情感。
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才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才能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写出如此虽简洁、朴实却纯净、亲切、深入人心的文字。让我们也学习这种写法,用心品味我们的情感,表达我们的情感。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五、布置作业:
老舍以平民的身份写家乡北平,请同学们以“想家”或“想家乡”为话题写一下你们家或家乡的那些那些牵挂的人、景、物。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对已学知识的迁移和巩固,学习作者从平凡小事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推荐:

想北平说课稿附评课稿

高中语文第三册说课稿 想北平说课稿

想北平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