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综合实践说课稿> 正文

初中劳动与技术说课稿 宜兴紫砂壶的欣赏和制作

Tags: 宜兴紫砂壶的欣赏和制作
字号:T|T
本站微信

 宜兴紫砂壶的欣赏和制作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紧密,且以实践为主的基础性的学科。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有关的内容,综合运用已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手脑并用为特征,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特别注重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本课是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陶艺”第二章第一节“别致的餐具”一课的内容,我觉得范围太广,为了便于教学我做了改编。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标中指出:劳动与技术课在学习内容上,他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杭州人特别喜欢喝茶,到处是茶室而茶壶又与茶室相结合,成为一种文化展示的元素,深受人民喜爱,而宜兴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制作原料是宜兴独有的深藏于山腹地层中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非常环保,宜兴紫砂壶主要采取泥片镶接的手工方法成型,他是我国唯一沿用手工捏制壶的地方。宜兴紫砂壶的手工成型方法成为古往今来的”传家宝”因为手工成型法他的自由与灵活更能表达艺术家的欲望,制作出的作品光泽、自在、舒适、含蓄、小巧与茶室结合,成为一种文化展示的元素,
一把好的茶壶他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更通过作品那巧妙的构思、精美的工艺、饱满流畅的线条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海内外人们欣赏与喜爱的艺术品。
江苏宜兴离杭州很近又以制作紫砂壶闻名,为此我把内容设计为“宜兴紫砂壶的欣赏和制作”一课,贴近社会生活。
(二)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结构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的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为此我制定的教学重点是
教学重点:1、了解宜兴茶壶的制作方法和价值,(注意“把嘴一线,两口水平”,也就是壶把和壶嘴应装在壶身中心的直线上,壶嘴的出水口,要与壶身上口部在同一水平上),并能用手工捏制方法制作一只茶壶。
要成功的制作一把茶壶,除了掌握一般的手捏方法外,难点是
教学难点:
1接口处的粘接和处理
(1) 用泥浆水时不可太多太湿
(2) 粘合时要稍加 用力压紧粘合处
(3) 用工具辅助进行粘合修理
(4) 粘合后不要轻易去碰动,以免松动脱落
2壶嘴与壶身粘合后,出水口容易堵塞(因而在粘合时要经常注意对出水口进行疏通)
(三)教材的内容处理
本课是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陶艺”第二章第一节“别致的餐具”一课的内容,我觉得范围太广,为了便于教学我做了改编。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标中指出:劳动与技术课在学习内容上,他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而茶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为此我把内容缩小为“宜兴紫砂壶内容介绍和作品欣赏”一课,我参考了常州市中小学校本课程“陶艺”书中“手捏茶壶”的内容和金火明编著的“陶艺教程”中“紫沙壶成型法”的内容,在此基础增加了宜兴紫砂壶内容介绍和作品欣赏的内容,在这里我加了一段视频,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
2.在制作方法中:劳技课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在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的综合运用,之前学生学了手捏成型法、泥条盘筑成型法、和泥板成型法在这个基础上学习紫砂壶成型法,比较容易掌握。而“打身筒”成型法又相对比较简单,常用,所以我重点介绍了“打身筒”成型法。这种成型法用于圆类型紫砂壶的制作,它不用模具制作身筒而把泥条泥片置于转盘上,以拍打成身筒的方法来做紫砂壶。
(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强有弱,对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允许他们用手捏壶身的方法结合制作,降低难度)
3.评价标准: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制作紫砂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制作工具也没那么齐全,所以评价标准也要贴近学生实际,我制定的评价标准是:
(1)整体造型规正比例合适 30分
(2)把嘴一线两口水平出水口畅通 30分
(3)粘合平整牢固壶璧厚薄均匀 30分
(4)造型美观、装饰有新意 10分
4、课后的拓展
(1)做为课后思考题,我增加了“陶艺与中国茶文化”一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紫砂壶的相关知识,了解它的丰富内涵。(2)举办学生作品(茶壶)展览组织教学交流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制定了以下几条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方法和艺术价值2、能学会使用手捏成形法及竹片拍打制作茶壶3通过茶壶的制作进一步巩固手捏成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欣赏作品体会宜兴紫砂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并对民间工艺作品有进一部了解。
三、课的类型及教法:
类型:综合课(欣赏、技法)
教法:为了使教学更生动形象我制作了课件还有视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劳技课堂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劳技教学质量;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提高素质。具体采用:课件讲解、制作演示、制作练习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见教案)
五、目标测试(根据评分标准对作品进行评比)

附:“宜兴紫砂壶的欣赏和制作”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体会宜兴紫砂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并对民间工艺作品有进一部了解。并能用手捏成形法制作一把茶壶,通过茶壶的制作,进一步巩固手捏成形的制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教课书、视频
2、泥浆水
3、工具(竹刀、竹拍、木搭子、挖嘴刀、转盘、圆规、等)
4、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宜兴紫砂壶的欣赏和介绍
宜兴紫砂壶的特点和价值:
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尤以紫砂壶闻名于世,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宜兴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制作原料是宜兴独有的深藏于山腹地层中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宜兴紫砂壶主要采取泥片镶接的手工方法成型,他是我国唯一沿用手工捏制壶的地方。宜兴紫砂壶的手工成型方法成为古往今来的”传家宝”因为手工成型法他的自由与灵活更能表达艺术家的欲望,制作出的作品光泽、自在、舒适、含蓄与茶室结合,成为一种文化展示的元素,宜兴紫砂壶由于材质的特殊性泡制度的茶水甘甜,茶水放置时间长并且能长久保持恒温的效果。
一把好的茶壶他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更通过作品那巧妙的构思、精美的工艺、饱满流畅的线条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海内外人们欣赏与喜爱的艺术品。
宜兴紫砂壶的类型:
宜兴是我国唯一沿用手工捏制壶的地方,紫砂壶造型多姿态多采,按宜兴陶瓷工业公司的归纳,有:
1、 几何形体造型,主要是筋纹器,包括圆形、方形、菱花型、葵形等。
2、 直接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虫鸟鱼兽的造型。包括整体模拟自然形体的造型,如松竹梅、柿子、莲心;以及以几何形为主体,以自然形态诸如竹节、松鼠葡萄等为器皿的嘴、把、盖、足等局部的造型。
3、 受生活中某些器物式样启发而设计的造型,如玉笠、柱基、斗方。
4、 借鉴青铜器、锡器、玉器、彩陶、秦砖汉瓦的形式,设计的簋、瓦当等造型。
另外的一些提法,或者分为自然形、几何形、筋纹形和水平形;或者分为高颈壶、矮颈壶和提梁壶;还有的分为素面的"光货"和加堆塑装饰的花货。
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方法:
宜兴是我国唯一沿用手工捏制壶的地方,紫砂壶的传统成型方法:是采取泥片镶接成型的手工操作。圆形和方形器分别用“打身筒”和“镶身筒”方法制作,在成型操作时,分别以工具进行刮、勒、压、削等加工工序,因而器形高矮,曲直变化随意,壶可制成四方、六方、侧角、合梅、菊花等多种形状,结构严谨,口盖紧密,平面开拓充分,线条交代清晰的工艺要求。
手捏成型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成型方法,在学习了泥条造型和泥板造型的基本手法后我设计了紫砂壶成型法这一课,因为茶壶的制作有一定难度他结合了泥板造型手法和泥条造型手法的综合运用,学生有了 一定基础后才可以更好的开展,而通过茶壶的制作也能更还的巩固前面学过的 技法并进行灵活的运用。
并了解茶壶组成
(二)了解紫砂壶的组成:壶身、壶盖、壶把、壶嘴

(三)、制作方法及步骤
是采取泥片镶接成型的手工操作。而泥片镶接成型又可以分为“打身筒”和“镶身筒”方法制作,重点介绍“打身筒”制作方法
“打身筒”成型法
(1)打泥条。先把熟泥料置于泥凳上,用木搭子捶打,打成符合要求的泥条
(2)打泥片。用木搭子打出做器型口、底和身筒的泥片,用规车旋出口、底和图片。
(3)围身筒。把围片黏贴在转盘的正中、把泥条沿着围片围成泥筒,调教端正。
(4)打下半身筒。以左手衬在圆筒内,右手用木拍子拍打身筒上口
(5)打上半身筒。把打好的下半身形翻过来,再拍打身筒的 上半部,逐步收口,至口径符合要求
(6)理身筒。用薄木拍子旋压旋搓,或提或按,把空心柸体转成各种轮廓曲线
(7)弯嘴。按制品规格,用泥料搓弯壶嘴
(8)弯把。同时用泥料按要求搓弯壶 把。
(9)做盖。注意壶盖外经要小于壶身口
(10)搓的。先用含水高一点的泥搓圆条,待圆条干至一定程度叫“的段”,就将这的段用工具搓成一粒粒的圆行壶的。
(11)装的。把搓成的壶的安装在壶盖的泥坯上。
(12)装嘴。在壶身筒的中心,取一端装嘴,使壶嘴与壶成一水平线。
(13)装把。在嘴的另一端装上壶把,(壶把与壶嘴要成一直线)。
(14)啄嘴啄盖。用尖刀修理壶嘴、壶把与壶体的 衔接处,使接口平整光滑。
(15)成型。
(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强有弱,对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允许他们用手捏壶身的方法结合制作,降低难度)
手捏成型法
1、取泥块,按照组成部分分配好泥块,取三分之二泥块用手捏小碗的方法做壶身
(1)、要控制好壶身厚度即要有一定厚度,又要厚薄均匀
(2)壶身的 口宜小不 宜大,并在适当位置挖出出水口”.
2、做壶嘴,用工具挖空,出水口要求美观,大小适中
3、在壶身一侧的适当部位挖一小洞(准备装壶嘴)
4、用泥浆将壶嘴和壶身黏合,并做一壶把(壶把如何弯曲可以自由发挥,自主设计)
5、用泥浆将壶把和壶身黏合(粘合时用少量泥浆水并稍加用力加压,必要时用泥条修补粘接处)
6、做壶盖:
(1)压制泥板,要求泥板厚薄均匀
(2)量出壶口大小,用圆规切泥盖
(3)粘接泥环和泥纽
(在朝下的一面黏上一外径略小于壶口的泥环,注意壶盖外经要小于壶身口)
(4)、用工具在壶身和壶盖上压印(可以自己创意)
(5)、做盖钮黏在壶盖中心
(6)、在壶盖靠近盖钮处钻一气孔
7、休整(如有裂缝或粘接处损坏,用 泥条沾少许泥浆水进行修正)
8、装饰壶身(可用刻、粘的方式加以美化) 鼓励创新
9、完成
注意:
1、壶把和壶嘴要装在通过壶身中心的直线上
2、壶嘴的出水口要与壶身的口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3、茶壶的装饰可以创新
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采用提问的方式让他们通过探讨自己解决,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制作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的能力。
评分标准:
1整体造型规正比例合适 30分
2把嘴一线两口水平出水口畅通 30分
3粘合平整牢固壶璧厚薄均匀 30分
4造型美观、装饰有新意 10分
(四)、学生制作茶壶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大屏幕同步播放”打身筒”制作全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宜兴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五)、评估方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品制作情况,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要求,要结合学生课前的资料准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的纪律,以及课后的探索等,在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时,不仅应该有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全面综合评价,
1、将最早完成的三位同学的作品用投影仪放大作者介绍作品。
2、填写探究学习活动记录表

学校、班级 组 长 时 间
课 题 组 员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其他人评价:

(五)、“茶艺表演”并出示课后思考题
1、教师现场进行“茶艺表演” 使教学达到了高潮,不仅提高了课堂气氛并引领学生进一 部探索紫砂壶的 丰富内涵,引出思考题,“谈谈陶艺与中国茶文化的关系”,让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的形式,进一步探索紫砂壶的相关知识,了解它与中国茶文化的关系。 2、课后举办作品展览会组织交流。

相关阅读推荐:

初中劳动与技术说课稿 宜兴紫砂壶的欣赏和制作

初中劳动技术 手工缝纫说课稿

初中劳动技术说课稿 扦插彩叶草的不同方法

初中劳动与技术园艺说课稿 水仙雕刻基础

初中劳动与技术说课 可爱的插花自己做说课设计

初中劳动技术说课稿 插花的设计与制作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